热闹之后 香港是否会成为Web3的“应许之地”?

fffmCQ.jpg

出品:欧科云链研究院

作者:Jason Jiang

自从2022年底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发布后,香港始终是Web3世界的焦点。当港府官员频繁现身以鼓励Web3创新发展,当数以万计的Web3 Builders时隔三年再次聚首香江,当传统机构与原生Web3公司在同一语境下平等交流,我们不仅看到了港府发展Web3的诚意,也看到Web3在香港真正热起来了。

4月的香港属于Web3,但Web3的应许之地是否真的会是香港?这是热闹之后留给每一个Web3 Bulider的思考题。

 香港能给Web3带来什么?

1960年,约翰·F·肯尼迪在描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将自动化描述为“一场带有工业混乱、失业增加和贫困加深的黑暗威胁的革命。但这更是一场充满希望的革命,给劳动者带来新的繁荣,给国家带来新的富足”。Web3同样是一场需要保持长期乐观和希望的创新变革。

但现实对Web3并不友好。2022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监管机构正对包括Coinbase、Binance、波场在内的诸多加密机构采取持续高压态势,多家加密友好银行相继倒闭更进一步压缩了Web3的发展空间;此前被视为加密圣地的新加坡近期态度也急转直下。在这个过程中,Web3从业者更加意识到监管合规的重要性,但也迫切需要寻找下一片适合Web3创新的土地。现在来看,香港抓住了时机。

对Web3来说,除自身内生演变机制外,外部的政策、人才、流量和资金等要素都是发展必需品。这其中,资金和流量对现阶段Web3的促进作用最直接。

热闹之后 香港是否会成为Web3的“应许之地”?

图片来源:欧科云链研究院

首先是流量。Web3需要被关注的原因是因为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只有持续吸引外部关注,才能形成创新正反馈。无论是政策利好还是高频活动,都让Web3过去一段时间在香港乃至大中华区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香港也正以足够的包容和开放吸引和接纳全球Web3 Builders和他们的创新,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宣扬理念和自由交流的平台。这对于尚不成熟的Web3来说非常重要。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文化基础,我们认为Web3也需要经历类似阶段才能找到真正的发展根基。

在香港嘉年华期间,我们似乎正看到“Web3百家争鸣”的雏形:不同背景和不同赛道的Builders不厌其烦地向外界一遍遍地激情输出自己所理解的Web3,以及他们正投身其中的“伟大事业”。他们所阐述的Web3或许并不全面,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被证伪,但在那些场合和那些时刻,我们还是必须由衷地为他们而鼓掌。神不一定可敬,但成神道路上的每一个平凡人都可敬。

其次是资金。我们总希望Web3和区块链领域能诞生杀手级应用,但经历2022年的黑天鹅和2023年全球监管趋严之后,很多人意识到流动性问题才是现阶段Web3面临的更大难题。Web3创新正从单纯的流量思维转向流量思维与流动性思维并行,甚至流动性思维更重要的阶段。流动性的核心就是资金。

撇开宏大叙事,高频的Web3活动或许不会让大量Web2用户直接进入Web3,但肯定能让更多Web2资金关注和支持Web3。在上周香港的各个场合里,我们频繁看到Web2资本和机构的身影。他们正对Web3展现出极大兴趣,并将为这个领域注入更多流动性。同时,政策利好也让更多香港金融机构对Web3释放出友好信号。他们正积极对接虚拟资产托管和出入金业务。如果香港金融机构能够打通法币入金通道,无疑将吸引香江两岸乃至全球的Web3友好资金。

另外,香港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将使其成为东西方Web3创新的聚集地:国际Web3项目将以香港为窗口,以合规方式去感受和尝试触达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Web3创新也可以以香港做跳板更好地去尝试国际化。

以上种种,叠加港府的支持政策与丰富的人才资源,香港如今已具备Web3发展的各类要素。

不过,香港能否成为Web3的应选之地,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香港究竟想从Web3发展中获得什么。香港支持Web3是因为看到了Web3的巨大潜力,但如果Web3严重偏离发展预期,或未能创造港府所期待的价值,甚至产生不可控风险,谁也不能保证政策倾向不会转变。对Web3从业者而言,要趁早理解香港发展Web3的核心诉求。只有如此才能扎根香江,将香港打造成为真正的Web3热土。

而如果Web3世界的数字游牧民族仅将香港视为暂时蛰伏的中转岛,而非长久繁衍的栖息地,那也请好好享受香港当下的狂欢吧。

  香港发展Web3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外向的经济体,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经历了三次产业转型,传统制造业在这个过程中被基本搬离香港本土,服务业逐步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如今,服务业占香港的经济比重已高达九成,但整体仍集中在传统的金融商贸、航运物流、旅游会展等领域。这种轻资产模式塑造了香港曾经的辉煌,但在全球新经济发展趋势下,传统且单一固化的产业结构早已难以满足香港的发展需求,成为一些专家口中香港的“资源诅咒”。

优化产业结构并加速产业升级成为摆在香港面前的难题。香港曾尝试重新发展制造业,但成效甚微,根本原因是香港土地和人力等物理成本过高,而有更高科技含量的高端制造业在香港则是一张白纸。发展Web3等金融科技创新产业,拥抱更广阔的数字空间成为香港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过去近二十年的全球互联网创业浪潮中,香港承载了大量科技企业的流动性需求,但它们的业务重心往往都不在香港,香港并没有享受到互联网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时代红利。在某种程度上,香港实际上是错过了互联网科技创新的第一波机遇,也失去了经济升级与产业转型的重要时间段。这导致香港本地劳动人口近年来开始流失,香港资金出现外流倾向,其国际中心地位也遭受冲击: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显示,新加坡已经超越香港上升至全球第三位。

如今,经历了社会阵痛与疫情影响之后,香港不仅想延续其在金融服务业的优势,更想在互联网科技创新领域追回其曾经失去的时间,在巩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在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看来,“科创”对现在的香港来说不是一项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在错过互联网科技黄金发展期后,香港必须奋起直追,发展Web3产业技术革新。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虽然香港如今是国际金融中心,但谁也无法保证10年后会是怎样?香港经济不能单靠单一板块,亟需找到新的增长点。而Web3代表了一种范式转变,将改变互联网或元宇宙中与信息、价值和信任互动的方式,甚至还有可能实现更加去中心化、高效和包容的平台和服务,从而赋予用户和创作者权力,还将为创新、创业和社会影响创造新的机会。从这些港府官方人员的表达中不难看出香港对Web3创新的期待。

热闹之后 香港是否会成为Web3的“应许之地”?

来源:中国信通院《Web3.0前瞻研究报告》

而作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不仅是汇集众多前沿数字创新的科技变革,也是一场以虚拟资产为核心对象的金融变革。尽管此前虚拟资产市场曾出现诸多风险,但港府并没有因此忽视虚拟资产的内在价值及其背后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效益优势。香港已将虚拟资产视为Web3生态圈的重要一环。香港近期发布的《ETF与全球金融市场虚拟资产生态圈的发展》更是指出,虚拟资产正成为全球重要资产类型,并将对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香港发展Web3和虚拟资产不仅是务虚,更要务实:港府更关注的是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实质影响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陈茂波在金融科技论坛上提出,金融科技、虚拟资产或Web3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功与否取决于新科技、模式及应用能否真正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为市民创造价值,乃至令整个社会有所得益。确实,所有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最终都需要落地于实际应用——只有应用创新才能帮助Web3破圈触达普通用户,只有应用层的繁荣才能体现Web3的长期价值。下一个15年,建立在区块链基础设施上的Web3应用将成为新的发展重心,并对人类在数字世界的经济金融活动、社会互动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产生革命性影响。

而在虚拟资产领域,香港也不会重复币圈的发展轨迹,其重点发展仍将是CeFi赛道,其中受规管的虚拟资产交易和托管业务,以及数字港元和稳定币将是下一阶段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方向。而去中心化程度更高、监管难度更大的DeFi可能短期内并不在香港的目标范围内。

热闹之后 香港是否会成为Web3的“应许之地”?

来源:公开网络

 结语 

地形狭窄、资源匮乏限制了香港在物理空间的想象力,但倒逼其滋养出了极有韧性的平民精神和商人文化,这种特质与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完美契合,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在随后的数次转型中,作为东西化文化的交融之地,香港以柔软身段与灵活机制始终充当着中国大陆与世界的润滑剂,在过去20多年间成为了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和最具国际知名度及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城市。

如今面对Web3可能引发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与金融变革,香港已占据先机。但香港究竟是否会成为Web3的应许之地,将取决于Web3发展与香港需求的实际契合度。不过,目前香港与Web3的双向选择仍然处于甜蜜期,是否真正合适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炒币网无关。炒币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仅供参阅,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