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 native 和 mobile native|预言家周报#138

fffmCQ.jpg

crypto native 和 mobile native|预言家周报#138

今天聊的这个主题,对区块链圈的朋友来说可能有些陈词滥调,但我还是想谈一谈,因为它对互联网圈的朋友可能会有些意义。

今年大家都不容易,相比之下,互联网圈更不好过。行业红利已近,叠加政府的强力监管,不少朋友想转型做区块链,找我聊他们的计划。一个个听下来,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计划,团队和认知都不够crypto native,相反,都非常的mobile native。

这不是他们的错。职业生涯的头十年对一个人有极强的定性效果,他们的头十年正好赶上移动互联网的上升期,自然做事的方法论和世界观都是非常mobile native的。刚开始转型做区块链的时候,也自然的沿用移动互联网的方法论,拿着锤子找钉子:

“我有个页游团队,现在想转型做gamefi,但是不知道怎么做token的经济模型,你有什么建议?”

“我有个日活几百万的app,可以转型做DAO嘛?是不是发个币就可以了?”

啊,多么像三年前的我。

对区块链圈的朋友来说,这些想法一看就挺荒谬的。因为这是两个世界,当然底层规则有相通之处,但是照搬是肯定不行的,这都不是南北差异,这是跨星球或者跨物种的差异。

怎么克服这个差异呢?我只知道一个笨办法,就是先清空过去的方法论,然后沉浸到这个行业,认真的学习三个月。先别急着找方向做项目,就是单纯的学,不单是书面意义的学习,也包括和行业内朋友的交流,还有实际的上手,使用各种区块链产品。

也许还有一条,hodl你看好的资产,感受市场的波动,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

写到这,我突然对“什么是crypto native”有点感觉了。

之前在一个群里讨论过这个问题,一个朋友说:

“其实无论是不是国产,最重要的是crypto native。这个crypto native的理解,是决定项目的精神内核的东西。我对crypto native的理解,是源自当年在grin社区的经历。我们是grin最早4g挖矿内核的开发者,我个人也是grin古灵币的命名人。我后来觉得grin的团队似乎是btc core的人,所以整个grin的项目,从文化、到治理、到精神内核,都是100% crypto native。

今天我们中国很多团队,尤其是从传统互联网来区块链的团队,最难迈过的一关就是对crypto native的理解。如果不能理解crypto native,那么项目就不可能走到区块链舞台的中央,它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一组“虽不明言,却普遍遵循的价值准绳”,很难有简短的话总结,这个有点像英美法系,不是成文法。只有深入到区块链核心社区,慢慢浸染,才能更好体会。

当然,我一直在试图向中国社区解释crypto native,也许我可以总结一些东西出来,但总觉得这些东西写下来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或者说写下来也只是一家之言。”

另外一个朋友回应道:“crypto native,很难描述。用产品说比较容易理解,比如dydx,虽然是defi OG项目,但是产品层面完全是mirror 传统金融交易,站在传统金融角度看defi,完全没考虑在defi组合性和资金来源上结合defi原生的创新。

这个也没有好坏,现在很多defi衍生产品,其实都没有native的特性,比如uma的到期期权设计,但是不妨碍讲故事。

crypto毕竟生态有多样性,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圈层。uma 的圈层是华尔街背景的传统金融转crypto的人,所以它估值也可以非常高,因为都是deep pocket 。”

我的理解,native就是本地人,你对什么东西有认同感,不是来旅游观光的,你就是native。crypto native还有一个判断方法,你的资产是否以crypto为本位,以及你打算多长时间以crypto为本位。

crypto是一个新世界,欢迎一切想成为native的人。但如果你只想来短线几日游,从期望上来讲,这可不是个好地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炒币网无关。炒币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仅供参阅,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