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币(Pi币)靠“画饼”圈了近两千万活跃用户 得到的是一地鸡毛
“间隔24小时点一点,手机就能免费挖矿,我能挖到一点币,你也能分到一点币!”
“现在每个派币(Pi)值100美元,现在我们挖的币就等于是原始股,以后的价格会和比特币看齐的。挖币需趁早!”
在一个“派币交流”微信群里,记者看到许多币友沉迷于手机挖派币。
在比特币“造富神话”的刺激下,互联网平台催生出花样百出的各种虚拟币,它们被赋予“十倍币”“百倍币”的想象空间。许多人以为自己持有的是潜力股,但可能挖了好几年,得到的是一地鸡毛。
走入“派币群”
记者注册海外ID后下载的派币App
派币,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号称是可在手机上“挖矿”的加密数字货币。据派币中文布道者官网介绍,派币由斯坦福大学博士团队打造,是给普通人的一次赚钱机会。
相对于挖比特币需要足够多的矿机,挖派币的方式堪称币圈最简单。据派币中文布道者网站显示,币友只需要下载派币App就能免费挖矿,不耗电、不费流量,每天只需点击一次,就能挖到派币。
据该网站一位工作人员说,派币的全球活跃“矿工”超过1800万,国外易货共识价格大概为100美元/1派币。
换句话说,现阶段Pi Network单纯靠“画饼”,就硬生生圈到了近两千万活跃用户。目前,派币的谷歌搜索结果达6.52亿条,接近比特币的8.33亿条搜索结果。
币圈有这么多一夜暴富的机会吗?这个“财富密码”到底是如何吹嘘出来的呢?
怀着好奇心,记者添加了派币安装助理的微信。记者在备用手机上注册了一个海外账号,才顺利下载了派币。
“你也可以买淘宝上的海外账号,但别人的账号只能使用一次。”这位安装助理手把手教记者如何注册海外账户,如何下载派币,再如何上传个人资料。“你设定一个手机闹钟,每天提醒自己进来,点击一次闪电挖矿。”
为了提高算力、增加挖币数量,他让记者多邀请朋友加入挖币。“每邀请一人,你就增加了0.05算力,挖的币就更多。”通过点击分享,就能拉更多手机通讯录的人进来一起挖矿。
在像游戏《黄金矿工》里的工具人一样挖了一天矿后,记者进了一个币友群。
没想到,这个矿友群很活跃,每天签到挖派币的人并不少。
有群友表示,自己努力挖矿两年了,为项目方贡献了不少流量。还有群友称,自己有8000个派币,是矿工里的富翁。
记者询问他们为何相信派币会变现时,有群友表示:“反正是0元薅羊毛,只要每天手机点一下,挖一挖也无妨,万一成真了呢?”
手机挖矿的“财富密码”
手机到底能不能“挖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博士表示,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视算力为核心竞争力,加密货币挖矿需要消耗大量算力,占用大量存储。比如,比特币是根据特定的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的。为了“挖矿”,许多区块链项目开始搭建超级计算机,算力提供者与需要者的地理距离、网络拥堵、信号碰撞都是分布式计算领域的挑战。
“如果像派币描述的那样,用手机能‘挖矿’,说明这个项目的算法底层是比较简单的,肯定不会像比特币、ETH这样用心设计算法。后者的代码动辄超过百万行,都是靠超大算力的矿机维持‘挖矿’的。”
他否定了派币的应用价值,“挖一枚比特币消耗的电力非常大,付出的成本至少是电力价值。而手机也能不费存储挖币,说明成本非常低,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注定他的市场价值非常低。”
他表示,加密货币出现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安全性,因而对安全要求特别高的组织和个人才会考虑加密货币。派币的算法简单意味着可以被黑客攻破或解码,因而在币圈也缺乏公信力。
资深区块链行业专家、元界DNA创始人兼CEO顾颖告诉记者,手机挖矿与他对区块链的理念十分冲突,不过他对派币是否为“空气币”或传销不置可否。
那么,派币的“财富密码”是什么呢?2020年4月,派币APP上线了意向广告调查,让几百万活跃用户决定投放的商业广告类型,以在广告收入和用户体验间取得平衡。
之后,派币开屏广告便层出不穷。以下是两则派币广告:
派币项目方每天都有广告收入进账,但对派币主网出台时间、交易所上线时间一直态度含糊。目前,派币的主网并没有上线,代码也没有开源,还是一个中心化的系统。
不少群友认为,每天挖矿是在给项目方贡献流量,让项目方变现。这种模式和“天天签到领积分”没有什么区别。通过不断让群友提高预期,吸引更多人来挖矿,派币项目方就能获得足够的商业广告收入。
是传销?还是空气币?
许多币圈人士看来,派币扩张的模式和传销很类似。
要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传销,通常需要看两个特征:第一,是否收入门费,是否需要花钱投资;第二,是否需要拉人头发展下线,上线是否从下线处获取利益,利益的层级关系是否超过两级。
据多位币友和派币中文布道者助理介绍,派币不需要做任何金钱投入。但这位助理表示,可以通过层级关系赚钱。“派币总有一天可以上交易所交易的,建议多邀请新人,建立联络群,等能够进行场外OTC交易时,为群里互相交易派币提供担保,从而得到担保费用。”他认为,随着派币价格水涨船高,组织者就能将手中的派币变现。
从派币的挖币模式看,确实有“拉人头”嫌疑。用户邀请的人越多,活跃用户越多,挖矿速度就越快。比如一名用户邀请了10个人且都活跃,那么邀请奖励=10×25%×(基础速度+安全圈加成)。
有币友认为,派币早期设置了很高的挖币奖励,少数人囤积了大量派币。后期派币数量快速减半,挖矿难度大大增加。当派币可以交易时,囤积了大量派币的早期玩家可能造成砸盘套现的风险,这类模式和“空气币”非常类似。
这类“空气币”几乎都炮制了雷同的商业套路:
一是造币,创始团队在避税天堂注册一个空壳公司,依靠业内通用的技术方案完成白皮书并花几个月调试代码;
二是包装,通过朋友圈、讲座、知名人士站台将项目吹得天花乱坠;
三是拉私募,通过内部私募和找外部投资者,然后花费一些上币费在特定交易所上市;
四是拉升价格,对外宣传暴涨行情,吸引投资者进入;
最后早期玩家大批量出货。
尽管派币是否为“空气币”还未尘埃落定,但记者查阅发现,派币的美国官网并未备案,在GitHub上也找不到开源代码,这并不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
根据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派盾)的数据显示,2020年与虚拟货币相关的诈骗事件达到151起,较2018年增长了37倍,较2019年增长了4倍,造成损失逾32亿美元。在这其中少不了“空气币”的身影,被官方判定或调查的案例最典型有五行币、亚欧币、维卡币、英雄链HEC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于佳宁表示,“空气币”主要通过发币、多层级拉人头、宣传让散户投资者接盘、项目方大量抛售筹码“割韭菜”来获得盈利。宣传中势必就会出现无数吸引玩家的高收益案例,项目方会通过假冒早期投资者、顶级投资机构等,来制造各种赚钱的假象,吸引受害者进行投资。这实际就是网络投资诈骗的另一种模式,只是换上了区块链的外衣。
一位资深币圈人士表示,派币组织使用了“庞氏模型”层压式推销派币,上层组织可以不断赚新加入成员的钱。
这位币圈人士认为,许多虚拟货币复制起来很简单,只需对比特币的代码参数进行简单修改就能开发出来。许多虚拟货币在生产、交易、运营的各个环节,已经成为一个产业链。“派币组织只是在不断炒作概念,吸引更多‘信徒’。投资者通过吸引新的投资者付费,通常在短时间内获利。但随着更多人加入,资金流入不足时,最下线的投资者就会蒙受损失。”
穿透迷雾认清本质
吴海峰表示,在币圈,这样的币种“多如牛毛”,存活下来的几率非常小,而且后期加入的投资者可能遭遇“砸盘”风险。
“我了解到正在挖的虚拟币起码有几十万种,但是真正能在交易所买卖的只有几种。”他说,许多币没等到交易所上市就黄了,“还有的币持有到一定数量后,规则制定者会说违反了某项规定,把币强行清零,导致投资者花了大量精力挖矿,最后手里的币一文不值。”
他提醒交易者,许多币都是“借用马斯克对比特币的信心忽悠投资者的”,用比特币的价格推高投资者预期,比如说自己的币有国际认证、马上就可以交易等,从而让许多投资者购买了并不能变现的“空气币”。
目前这类虚拟数字货币层出不穷,吴海峰担心,用手机“挖矿”将导致用户隐私处于“裸奔地带”。他表示,币圈的App大部分是靠海外ID才能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借用别人的ID可能会上传自己手机内的文件。这些虚拟货币App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上传用户隐私信息,让用户隐私在网络世界里裸奔。
他建议:“一般卸载App或断开自身的算力节点后,用户的隐私信息就无法上传了。”
于佳宁提醒投资者,少数披着区块链外衣的诈骗在早期会给用户设定非常低的进入门槛,包括低操作门槛和免费资金门槛,并通过拉人头奖励模式和大量宣传为项目提升热度。在这一阶段,本质上是为了构建一个多级分销的体系。等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项目方开始宣布该虚拟币能够转账或交易,存在资金流通的可能,就将为项目方抛售代币提供了机会,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还有部分项目是通过区块链的名义进行用户的隐私信息收集,或能通过个人数据的倒卖来获利。
那么,投资者如何避雷呢?于佳宁总结了几大关键问题:
一是警惕无风险、高回报的区块链项目,加密资产价格暴涨暴跌频繁,“空气币”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归零。
二是避开靠拉人头、多层级返佣方式变现的项目,这类传销式营销风险极大。
三是学会看GitHub的开源程序,可在区块链浏览器上查到其参数和运作方式,关于资产的发行量、流通量、转账记录等全部准确信息。
四是对采用场外交易或特定交易所交易的区块链项目需要谨慎甄别,极可能价格被高度操纵且无法自由充提。
多位数字支付领域人士表示,许多所谓的虚拟货币往往鱼龙混杂,存在着研发者圈钱跑路、非法集资、庄家控制价格等风险。在这个“灰色地带”,监管应尽快建立虚拟货币监督管理系统,制定规范虚拟货币的相关法规。[声明:此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转载此文是为了避免更多的群众上当受骗。若有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