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局于今年五月启动的数码港元 (e-HKD) 先导计划,近期第一阶段研究已经完成,香港金管局对外发布成果报告中展示了各种数码港元的使用案例,包含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Web3 交易结算、代币化资产结算等六大领域应用。
数码港元先导计划
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 于今年五月开始推动数码港元的先导计画,与 16 家民间企业共同研究与测试数码港元的使用场景与实用性,为未来数码港元的发展奠定基础。
延伸阅读:16 间公司入选「数码港元」先导计划,Ripple 与香港富邦银行试验代币化资产结算
此计画有「三轨并行」的规画,分别是:
- 第一轨:为数码港元奠定技术面及法律面的基础,确认区块链基础设施,并将修改法律以适用数码港元。
- 第二轨:与各方企业合作进行测试以得到真实回馈,以个案的方式研究用例与相关应用,本篇即为此计画成果之一。第一轨与第二轨将同时推进。
- 第三轨:确认是否推出与何时推出数码港元相关计画。
金管局目前尚未就是否会正式推出「数码港元」作出决定,尚属实验阶段。
本篇即为第二轨计画的第一阶段研究成果总结,金管局总结以下几大使用场景:
全面支付
全面支付是指提供民众如同法定货币功能的电子货币。除了保留实体现金交易之成本低、结算即时完成等优点之外,数码港元还能拥有全面支付的功能,使数码港元的储存和转移方式与实体货币类似,进而可以完成大多货币系统功能,使用上就像是现金、信用卡、转数快支付系统 (Faster Payment System) 等既有货币系统,且绕过既有中介机构进而增加效率。
由汇丰银行负责本用例测试,使用私有链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进行数测试用的码港元交易,并指出此设计可以在交易层面上完成即时、最终结算的目标,也不需要为结算支付手续费。
可编程支付
可编程支付并非新概念 ,早已被用于定期付款。不过目前只支援简单的单向支付,例如仅能按照时间参数定期收款的帐单。相较之下,智能合约使消费者和企业能够直接在智能合约中嵌入各种指令,可以实现高复杂度、高客制化、双向验证的支付流程。
可编程支付有许多使用场景,以预缴服务来说,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对此实验后认为零售托管具有可行性。消费者可以使用数码港元为产品或服务预先付款,当特定条件满足时 (消费者收到产品) 才自动拨付给企业,过程中不需要中介者与代理者,可以建立起费者的信任。若产品有消费疑虑或是没有确实推出,也可以执行自动退款流程。
可编程支付有也可以帮助商家进行忠诚度行销活动。目前的零售支付生态系统将建立、追踪和执行会员奖励计画的成本完全落在商家上,商家需要聘请系统服务提供商,将这些会员系统相关服务整合到其支付管道中,或是需要投入资金或技术资源,人工或自建系统为每笔个别会员的交易打折和追踪会员奖励。因此会员系统只有规模较大的商家才具有优势。
可编程支付可以为小商家提供低成本的会员系统,例如自动在销售时发放奖励。除了简化消费者的支付体验,鼓励忠诚度和回头客,同时也释放商家的营运资源。且数码港元可以嵌入消费者识别讯息,使商家能够更好地识别目标消费族群,以适当的手段吸引目标用户。
可编程支付还可以应用在发放政府补助,政府和公共机构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向某个产业提供补助,限定该笔资金的流向、用途和使用地点,例如指定某补助款项仅能用于支付工资,而不能将此补贴用于行销活动或其他开支,借此降低企业挪用补助款等风险。当然,也同样适用于对于民间使用的政府补助款。
除了上述预缴服务、商户奖励计画、发放政府补助之外,可编程支付还可以用在优化投资交易流程、基金结算等其他试点的功能,被视为数码港元的重点核心功能之一,有机会开启新的商业模式与创新。
根据港媒报导,Mastercard 区块链及数位资产亚太区主管 Ashok Venkateswaran在香港金融科技周论坛表示:「可编程性作为数位世界的一种信托形式非常重要,对监管机构、银行和个人用户都有帮助,监管机构可利用可编程性来为代币制定法规,亦可以使用银行的可编程性来确保流程的自动化,同时可保障客户确实收到订购的商品。」
离线支付
目前电子支付交易仍需要网络连接,虽然香港的网路普及率很高,但在某些情况下,讯号不好的网路连线可能会妨碍依赖使用电子支付的业者与用户,例如支援使用信用卡片或手机电子结算的支付终端机。
渣打银行、Giesecke+Devrient 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合作,透过实体和电子媒介储存和交易数码港元,用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线下和线上交易。测试用的数码港元透过手机钱包和实体的安全元件进行储存,利用 NFC 等近距离技术进行线下交易,借此防止重复消费,保持这些离线交易有最终性的结算,资金也可立即用于后续的离线交易。
代币化存款
代币化存款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或标准, 但一般认为是指银行存款的代币化。虽然代币化存款和数码港元在概念上是独立的,代币化存款可以在不涉及数码港元的情况下发行。但本次研究将这两者结合,当局将尝试如何整合到同一个生态系中。
恒生银行、汇丰银行与 VISA 试验代币存款化,试点结果表示代币化存款可以帮助消费者和企业更快、更透明地核完成涉金融机构的交易,供相更完善的点对点交易整合。透过代币化可以改善过往的传统交易效率,例如非工作时间金融机构可能无法协助客户付款,交易方可能需要人工追踪完成成本高昂的对帐工作。
存款代币化可以降低交易结算风险、加快大额交易的结算速度、提高交易资讯安全与提供全天候在线的服务。
延伸阅读:香港恒生、汇丰银行与 VISA 实验数码港元代币化存款应用
Web3 交易结算
Web3 拥有一套自身的经济体系与生态,包含 NFT、DeFi、游戏等去中心化应用程式 (dapp),数码港元可作为传统法币经济与 Web3 世界之间的桥梁。透过将数码港元封装 (wrap) 与跨链,将与 dapp 和其他区块链网络整合,以让数码港元更流畅的进出 Web3 经济体系。
Mastercard 在试验中尝试将现实资产价值带入 Web3 经济体系 (RWA)。利用封装的数码港元,模拟购买同样打包至链上的实体物品的 NFT (每个 NFT 代表实体资产的数位证书)。
数码港元借由封装,其价值可以安全地进入任何其他非原生的区块链,例如专门提供实体资产 NFT 交易的区块链或 dapp,而不受其数码港元原有系统的限制。
代币化资产结算
透过将资产代币化,对于卖家来说,可以为其资产发现更多新的买家,因为代币化能够将其资产分割,且可以更容易接触到更多人;对于买家来说,可以更清楚了解每项资产的详细情况和交易历史,为他们提供更大多的资讯增加信任。
资产的代币化也可以用来代表资产的合法权利,例如地契,但还需要修改监管规定才能实现。
富邦银行和瑞波在其试验中,将房地产代币化,向房产持有者提供信贷 (HELOC),并以数码港元的形式发放。代表房屋产权的代币将被银行用作抵押品,银行以数码港元的形式发放贷款并记入屋主帐户,过程皆以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
对于银行来说,目前的流程需要繁杂的操作而且可能跨越多个系统;而利用代币的贷款模式,可使银行为潜在的房产持有者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以增加流动性。
而波士顿顾问公司 (BCG)、香港电讯支付有限公司 (HKT Payment Limited) 和众安银行尝试「权益」代币化,将信贷交易结算采用数码港元,透过将这些权利代币化,可以将权益碎片化,借款人可以向多个单位借款。
对于借款人来说,透过将权益碎片化,借款人可以同时向多个贷款人以不同的利率借款,与向单一实体借款相比,借款人能以较小的名义金额获得担保贷款,为银行通常不会受理的贷款 (较小规模) 创造新市场。
对于放款人来说,可编程的数码港元可限制贷款被用于禁止的用途,进而降低风险,因此可借此提供更低的利率提升竞争力。
数码港元确实有其价值
数码港元先导计画第一阶段有许多进展,并提出了一些供今后研究的延伸领域。本次试验取得取多真实的数据与结果反馈,并得出数码港元有三大优势,分别是「可编程性」、「代币化」和「即时交收」,显现当局对于数码港元的期待与看好。
不过报告指出金管局目前需要仔细考虑数码港元在香港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包含确保银行、货币和金融稳定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其在促进新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影响,还必须研究数码港元将如何与传统支付系统互通,因此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